烧结砖在成型的过程中也会形成裂纹,这是为什么呢?今天就来看看都有哪些原因以及防治方法。
一、设备原因
1、设备本身缺陷
由于设备本身某些参数设计不合理会造成产品裂纹,如搅拌机设计或制作不合理造成搅拌不匀、搅拌强度不够、搅拌时间短等。曹世濮老师在其讲义中曾举过这样的例子:同样的泥料搅拌2分钟,挤出砖坯的干燥裂纹为4%,而搅拌到3分钟以上,在同样的干燥条件下,干燥裂纹只有1%。
挤出机绞龙、机头(俗称机脖子)、机口等如设计不合理或加工不合格也会造成产品的裂纹。
防治措施:合理选择设备
2、模具不合格
生产空心砖时由于模具不合格会造成砖坯裂纹,轻者形成隐形裂纹,到干燥或焙烧后才会显现,严重时直接影响成型。
防治措施:选购合格的模具。空心砖的模具最好不要自己加工。个别砖厂为图省钱,自己加工空心砖摸具,看似省钱,其实得不偿失。因为自己加工的模具运行阻力大、调试时间长、砖坯废品率高、产量低,综合算起来还是买专业制造厂家的省钱。
3、真空度太低
根据实验测试结果,成型前泥料中空气的含量一般为10-12%(体积比),成型时要用真空泵把这些空气尽量抽出来。因为不可能达到绝对的真空,所以总有一部分空气滞留在砖坯中。实验表明:真空度在50-85%时砖坯最容易分层(75%时分层最严重),而且真空度低的砖坯密实度差,这样的砖坯干燥过程最容易产生裂纹。
生产过程中真空度应该越高越好,目前国外设备的真空度已经达到了96-98%(即0.096-0.098MPa)。真空度越高,砖坯密实度越好,机械强度越高,抵抗裂纹的能力也就越强。
有的专家说,真空度不能太高了,太高了影响干燥,实际上这是不切实际的。这种说法和“原料不是越细越好”的观点是出于同一个理由:那就是过分密实的坯体,原料颗粒会堵塞水分子的通道,造成干燥困难。水分子的直径为2.8×10-10m,而原料颗粒最小也不过是微米级(即10-6m),假设泥料的颗粒直径全部是1微米(实际上是不可能的),那么它仍然是水分子直径的3571倍!即相当于直径3米多的大石头挤在一起,不管这些石头挤得多紧,小蚂蚁仍能从它们的间隙里进出自如。所以说“坯体密实度高影响干燥效果”的说法是不正确的。
当然,泥料粒度越小,其比表面积越大,和水结合的能力越强,成型含水率越高,干燥难度会有所增加。
防治措施:合理选择真空泵,加强管理,防止挤出机漏气,确保真空度在85%以上。
二、润滑不正常
挤出机机口处的润滑非常重要,润滑不好会使泥流速度不一致,造成砖坯裂纹。生产空心砖时尤为明显。
防范措施:加强管理,确保润滑正常。
成型过程中烧结砖一定不能有裂纹,否则影响品质。如果你想要采购烧结砖,欢迎给我们留言或来电咨询。
专业客服为您解疑答惑